我的脱贫故事涓涓清泉润心田丨思南县亭
2023/11/19 来源:不详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https://yyk.39.net/hospital/89ac7_map.html感恩党的好政策,如今总算不用再挑水过日子了!我是思南县亭子坝镇龙门垭村加单湾组村民苏明英,这几年,得益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,我们村出行、饮水、人居环境等方面都得到了历史性的改观。 想起以前费力四处挑水吃的日子就怕了。由于村子位于喀斯特地貌山区,过去长期季节性缺水,我们村的加单湾、只朝头、坡上等村民组被大家戏称为“干烧坡”。我家老屋旁大大小小的蓄水凼和屋子角落里磨得光亮的扁担,见证了我们从饮水难到饮水甜的生活变迁。娘家人过来探亲,都会挑几桶水来。多年前,天一下雨我就要用水桶接屋檐水,提到小缸里储存,雨停后在房屋周边出水的地方挖石凼蓄水。娘家的兄弟们知道这边缺水,过来探亲都会带几挑水。 几十年来,为吃上水,我们村里干部群众一直想办法。年,村里开会发动村民每户出资元,从江绿溪组抽地下水饮用灌溉。但是地下水泥尘太重,一年要换好几次提水泵,虽然告别了挑水时代,但始终不怎么保障。 利民之事,丝发必兴。镇里干部说,跟随全国精准脱贫的脚步,他们聚焦“两不愁三保障”,把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,作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,确保我们每一户群众都能喝上放心水。从去年以来,镇里面先后投入大量资金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。在幸福、红丰、香联等村修建水源点。另外,还出台政策,按每户元资金集中对水管进行改造,得益于此,我们村喝上了安全保障的自来水。 现在,一个水龙头就能代替了以前所有的大水缸和小水凼。甘甜的清泉经过5千余米的大水网管道到达家家户户。每天打开家里的水龙头,看着哗哗流淌的自来水大家总会感叹,总算可以卸下肩上挑水的担子了。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田勇编辑齐青杨编审杨仪王琳